gjiazy 发表于 2012-3-27 12:24:34

谈艺术院线为时过早 艺术影院靠什么活下去?


近日,导演贾樟柯在微博上透露:明年100个座位的单厅艺术影院就能盖好,他宣称要好好为文艺青年服务。此言一出,很多业内人士表示支持,导演王小帅、何平以及众多影迷网友纷纷叫好。关于艺术影院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其实早在几年前贾樟柯就曾提及国内创立艺术影院的问题,而近年来,文艺片在市场上的惨淡境遇也引发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艺术影院如何为艺术片提供良好的放映渠道,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今年年初,由上海联和电影院线牵头的“长三角地区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开业,目前共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合肥七大城市10家影院加入“放映联盟”,据了解,目前试水两月效果良好。
  然而,对于艺术影院的出现,也有业内人士持保守看法,个别艺术影院的建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艺术片“影院一日游”的现状,而艺术片长期以来缺乏广泛的观众基础,同时也是艺术影院持续经营所面临的困难。艺术影院究竟是昙花一现的“行为艺术”,还是更多依赖商业之外的艺术坚持?
  艺术影院应该有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业内人士就尝试建立艺术影院和艺术电影院线。记者采访到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宣传策划部经理顾敏,他现在是“长三角地区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策展人,而他本人曾于1992年至1995年担任上海胜利影院的业务经理,那段时间也是胜利影院作为艺术影院最为风光的几年。顾敏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末,中影公司为第五代导演拍摄的艺术电影寻找观众,在全国九大城市选定了十一大影院,上海的“胜利”入选。于是,如陈凯歌的《黄土地》、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吴子牛的《晚钟》等一批在大市场中几乎“零拷贝”的影片找到了放映渠道。顾敏回忆,当时影院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一个主题影展登场,诸如“名著改编的电影”系列、情人节专场、导演的个人影展等。
  据了解,天津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了艺术院线——1989年8月,中国电影公司将天津曙光影院定为全国唯一的一家艺术影院。曙光影院放映的国产以及海外艺术片深受观众喜爱,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谭天认为,每个大城市都应该有一个艺术影院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他表示,艺术影院的存在对于提升观众的艺术品位、提高城市文化消费层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他认为艺术影院“不可无”。
  据记者了解,在北京形成规模的艺术影院,只有百老汇电影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3家。3个艺术影院虽然都放映艺术电影,但风格各不相同:百老汇电影中心影院拥有3个放映厅、一个超过300平方米的咖啡书店及会员区域的一个小型电影图书馆和MINI放映室。影院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不同国家的电影展映,同时举办定期讲座、讨论等各种活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艺术影院是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艺术片首映、主题策划放映、影人对话沙龙、经典影片回顾、电影图书出版等活动,比较关注独立电影以及国内艺术电影。中国电影资料馆凭借两万部的馆藏电影,以10元的低票价放映国产老电影,资源得天独厚。
  顾敏对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的经营模式非常了解,他希望像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并拥有长期固定观众的影院,在上海以及更多的城市都能创立起来。
  谈艺术院线为时过早
  但同时,顾敏对艺术影院今后的发展以及艺术电影院线的建立并不乐观,他甚至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形成规模化的艺术影院,现在谈艺术院线为时过早。顾敏回顾了当年上海胜利影院逐渐式微的原因:随着艺术片片源的日渐稀少,没有了在艺术影院专门放映的必要。顾敏表示,之后因为VCD的出现,艺术影院反而更缺乏生存空间。谈到目前艺术影院的经营,顾敏最为担心的就是片源问题。而据记者了解,百老汇电影中心成立3年的时间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苦于找不到足够多的好片源。去年一年,影院放映的艺术片共有140多部,其中只有12部国产新作,30多部是老片回放,而99部是来自各国交流影展的海外艺术片。
  顾敏向记者介绍,“放映联盟”在保持加盟联和院线、不改变各影院现有经营模式的前提下,兼顾放映已获公映许可证的小众文艺片、纪录片等,联盟计划要在今年全年放映10部左右艺术片,每家加盟影院“周周映”,即每周固定一天时间固定时段放映一场电影,如放映效果好可增至两场。目前,加盟影院大多选择每周三或周四的晚上放映一场,票价基本控制在20至30元。联盟成立以来,已先后放映了两部影片,是由范立欣执导的纪录片《归途列车》以及卢晟导演的故事片《这里,那里》。在顾敏看来,艺术片受到商业电影挤压的困境并非只是在中国出现,他了解到国外艺术片也遭遇到同样的处境,国外影院基本上以50%的比例发行放映商业片。
  尽管大部分艺术片缺乏放映平台,但好的艺术片又太少。有业内人士指出,每年中国会生产600部左右的电影,没机会进入院线的四五百部电影里,能真正称为艺术电影的影片少之又少。影评人张小北表示:“我们国家生产的艺术影片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难以支撑一条院线的正常运营,必须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进,但目前这一点显然不现实。”顾敏也正在为片源的问题发愁,他呼吁更多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文艺片导演选择在“放映联盟”搭建的放映平台上播出,让更多热爱艺术电影的文艺青年在这里和导演分享、交流。
  另外,资金问题也是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艺术电影和艺术院线的原因。因为当前电影市场发育还不成熟,艺术片又往往趋于小众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很难有较好的票房收入。像百老汇电影中心,采取的是商业片和文艺片的放映各占一半的模式。而国外的艺术影院一般依靠民间资金和国家资助,但在中国内地,因为国内政策、投融资渠道以及艺术电影盈利模式等原因,艺术影院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对于艺术影院的经营问题,贾樟柯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不会按回收投资的思路来做艺术影院,公司会有其他方面和其他产业来弥补它。”
  商业之外的艺术担当
  尽管艺术影院生存还面临诸多困难,但谭天认为,一个城市里艺术影院不可无,也不可多。他认为国家对艺术影院的财政扶持政策必不可少,其次,艺术影院应和新媒体结合,譬如利用网络对艺术电影进行分销。而对于艺术电影院线的创立,谭天表示,鉴于目前影院和房地产商结合密切,房地产商可考虑以品牌宣传的角度,减免影院地租。谭天认为,为了拓展艺术片发行放映渠道,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甚至可以利用企业自身品牌的支撑,建立艺术电影院线,对艺术片进行推介、宣传以及营销,为影院降低影片营销成本。
  顾敏表示,现在“放映联盟”刚刚起步,关键在于坚持。“亏不亏损不能静态核算。”顾敏告诉记者,之前的两部艺术电影的放映,受到了喜爱艺术片的观众的积极响应,观众的热情数次感动了顾敏。“能为观众服务,为观众找到真正的好电影,这样做就很有价值。”顾敏说,如今“放映联盟”中各加盟的影院,更多还是靠一种商业之外的艺术担当。这样的艺术片放映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但顾敏表示,这样的坚持同样是在为影院的个性化经营赢得一种认可,让观众在商业电影之外,知道在哪里寻得艺术电影的踪影,并在艺术气息浓厚的氛围下与喜爱的导演近距离交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艺术院线为时过早 艺术影院靠什么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