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4|回复: 0

唐宋人为何不爱吃生猛海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0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
汪曾祺认为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但多系夸张想象之辞;苏东坡是个有名的馋人,但他爱吃的好像只是猪肉,他称赞"黄州好猪肉",但还是"富者不解吃,贫者不解煮",他爱吃猪头,也不过是煮得稀烂,最后浇一勺杏酪,烹饪的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名闻天下的大诗人,在味觉上都这么容易满足,更何况平民百姓呢?
   连有皇帝参加的御宴也并不丰盛,御宴有定制,每一盏酒都要有歌舞杂技,似乎这是主要的,吃喝在其次。可见唐宋的皇帝,远远不如后来明清的皇帝贪图口腹之欲。尤其满汉全席,使中国封建时代的宫廷菜掀起了高潮,当然,也为之画上了句号。
   唐宗宋祖,根本无法想象或享受满汉全席那般的豪华与奢侈。他们宁愿唱唱歌,听听诗朗诵,看看文艺表演,以此来下酒,并不见得非要摆个百八十桌的。
   唐宋人,在膳食方面还是挺节俭的。即使李白那样的,只要有酒就行,对下酒菜也不至于太挑剔。
   汪曾祺遍检《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都没有发现宋朝人吃海参、鱼翅、燕窝的记录。
   他猜测:吃这种滋补性的高蛋白的海味,大概从明朝才开始。这大概和明朝人的纵欲有关系,记得鲁迅好像曾经说过。
   我倒觉得,这还跟交通及沿海地区开发有关系。唐宋人奉行的主要是内陆的农牧生活方式,沿海的渔业尚未大规模发展起来,即使他们真爱吃生猛海鲜,长途贩运到首都或内地的大城市也极其不便。总不能每一趟都像给杨贵妃送荔枝那样快马加鞭吧?
   由于地理等客观原因,唐宋人未能培养起对海鲜的嗜好。到了明朝可就大不一样,试想郑和七下西洋,远洋船队何其发达,给皇亲国戚捎回点稀罕的海味,还不是举手之劳!况且大明一开始建都于南京,本来就离海不远,坐江山的又是南方人,饮食风俗自然要异于唐宋。
   唐宋人,虽然也算富裕,但在口福方面,确实比明清人要差一大截。总体感觉还是很"农民"。譬如《水浒传》里,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视为幸福了。
   我曾在北京蒲黄榆汪宅向汪老讨教过这一问题。为了增强说服力,汪曾祺特意举了例子,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牙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颜色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其余的看不清是什么......
   汪曾祺当时翻了印在一部精装书里的这幅名画,让我也拿放大镜照照,我端详半天,直恨自己的明眼无法穿透纸张与时间,参与进远处那古老的夜宴。那一高一矮的两张茶几上,搁置的大大小小的碗碟里,陈列着一些业已失传的食物。色彩依旧那么鲜艳。码放得依旧那么整齐。似乎没谁动过筷子。它们保持着刚刚端上桌时的那种滋润的状态。更像是献给苍茫岁月的供品。
   这确是一次简朴而清爽的晚餐。所谓夜宴,带点夜宵的性质。陶瓷餐具里盛放的,很明显不是什么油腻的鸡鸭鱼肉,而是造型独特的面点及干鲜果类。精致的酒壶置于案头,也很像是摆设。峨冠锦袍的主人及几位宾客,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既没顾得上菜,也不去斟酒,而是从不同位置转身、侧目,将视线不约而同地投向画卷的角落,那里有一位美女在坐弹琵琶。这位美女的服饰、发型、面妆,跟近代日本的艺伎会极其相似。或许此即日本艺伎无限神往并刻意模仿的唐风吧。
   有了一把琵琶作为道具,整幅画面,无声胜有声。我简直怀疑这乐器是从白居易的诗篇里遗传下来的。
   是琵琶女的音乐,而不是画家的笔,施行了定身法,使盛情相招的主人、赴宴的宾客乃至陪侍的婢女,全部凝固在无比陶醉的那一瞬间。在千年之后,仍然保持着凝视与倾听的姿态。
   也同样是音乐,而不是美酒,灌醉了画中的人物。
   有幸参加这次著名的夜宴的,绝非酒色之徒,他们衣冠楚楚、气质高雅,只有这样,才会忘我地受益于艺术的感染力,才会由于一曲余音绕梁的仙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绝非酒肉朋友,而是心有灵犀,心心相印,闻高山流水而知音也。
   琵琶女虽置身于画面一角,但那个角落无比辉煌,比美酒还要醇厚的音乐,在她轻拢慢捻的指间诞生。分明是她,而不是韩熙载,在宴请着大家(包括千百年来的无数看客)。餐桌上的食品虽简单,但依然称得上是盛宴。她才是这一席音乐的盛宴的真正的主人。
   这是集口福、耳福、眼福于一体的盛宴。可惜我是迟到的赴宴者。留给我的,只能是间接的眼福了。但已足够丰盛了。第一次,我被中国画里的吃,深深感动了。
   假设天下真有不散的筵席,这就是了!
   酒香不散,灯火不散,欢迎不散,音乐不散。即使曲终,人也不散。人情也不散。
   他们和她们,生命就这样停顿了,就这样延续了。就这样变得永恒了。
   我想,假设这幅画里琵琶女缺席,夜宴的气氛肯定要大打折扣,所有人物的身姿、眼神、表情肯定要大打折扣,所有人物的身姿、眼神、表情都将改变。纯粹为吃喝而吃喝,似乎不属于唐宋人(尤其贵族)的风格。他们或许不讲究菜肴的品种或贵贱,但很在乎饮酒时的氛围,譬如背景音乐呀什么的。你可以说他们对饮食的态度很随意,很简朴,也可以说他们很苛刻:还另有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宁愿用一个好厨子去换一个好歌手、好舞女。
   《韩熙载夜宴图》,更多的是在表现视觉、听觉上的大餐。味觉已暂时"退居二线"了。
   汪曾祺读画时颇多心得:"宋朝人好像实行的是分食制,《韩熙载夜宴图》上画的也是各人一份,不像后来大家合坐一桌,大盘大碗,筷子勺子一起来。这一点是颇合卫生的,因不易传染肝炎。"在这幅画里,菜肴固然是分食的,音乐却是共享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角落里的那把琵琶给吸引了。他们忘掉了自我,忘掉了别人,忘掉了物质的种种形式,还忘掉了今夕何夕,而全身心地投入一场流芳百世的精神会餐。他们正是在这种忘却中得到永生。
   汪曾祺还说:"宋朝人饮酒和后来有些不同的,是总有些鲜果干果,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银杏,以及莴苣之类的菜蔬和玛瑙汤、泽州汤之类的糖稀。《水浒传》所谓铺下果子按酒,即指此类东西。"
   《韩熙载夜宴图》里,每位食客面前所摆的四大碗四小喋,有几个就属于果盘,除了已被辨认的带蒂的柿子之外,可能还有别的干鲜果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开始酷爱用大鱼大肉下酒,而不怎么青睐这些干果鲜果了,常常只作为冷盘,象征性地摆一摆,就撤走,换热菜了。现代人唯一保留下来的,好像只是花生米。至今仍喜欢用油炸或水煮的花生米下酒,似乎是唐宋人口味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
   中国画里的吃,挺有意思的。《韩熙载夜宴图》,打开了我的兴趣之门。我四处查找,仔细阅读了《春夜宴桃李园图》、《杏园雅集图》、《紫光阁赐宴图》、《重萃宫小宴图》、《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年画)》,还有明代仇英所绘《春夜宴图》。
   甚至河南禹县土的宋墓壁画《宴饮图》,也使我端详良久:夫妻俩隔桌而坐,男的穿着官服(估计也就一县太爷吧),女的梳着高髻,中间的餐桌上摆着一火锅及各自的酒具,大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意思,屏风外面有几位金童玉女侍候着,正络绎不绝地端来冷盘热炒......
   这幅壁画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记载了日常生活的脉脉温情,而且是画在坟墓里的;墓的男女主人,似乎执意要把此生的炊烟袅袅,带进地狱里,为来世提供见证。这真是一对幸福的死者,即使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感到饥饿,不会感到贫困,不会感到寂寞的。从生到死,也许只相当于一顿饭的工夫。但这顿饭在他们死后,仍然继续。凡人的生活,就是在柴米油盐中酿造诗情画意。只有唐玄宗杨贵妃那样的乱世鸳鸯,才会在被惊破的霓裳羽衣舞中苦吟长恨歌呢。越豪华的梦,越容易露破绽,越容易打上补丁。
   古画里的吃,之因此让我慨叹不已,就在于它表现了不散的筵席。它描绘了吃又超脱了吃,甚至还超脱了生死。它把生命的一些乐趣,永久地保持在线条与色彩之中。画中人物的原型,早已消失了。置身事外的画家,也已消失。然而筵席不散。纸张的深处灯火通明。
   中国人原本拒绝相信世上有不散的筵席,因此才希望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然而,看看我举例的这一系列古画吧,你就会相信了。
   艺术的伟大,正在于此。没有哪个厨子,能真正烹饪一桌穿越苍茫岁月而保鲜的筵席,更无法保证自己的食客在品尝之后长生不老。他应该向画家甘拜下风。画家做到这点了。画家的颜料,是最好的调料。不仅使筵席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而且使赴宴的人们栩栩如生。
   在画家的笔下赴宴的人,是有福的。他接受的是主人与画家现实与艺术的双重邀请。
  《韩熙载夜宴图》,场景在室内,屏风、桌椅乃至两张炕床,全画来了。
   还有一幅我喜爱的中国画,《春夜宴桃李园图》,则是在露天。顾名思义,是在种满桃李的果园里。整体氛围也就多了点隐逸的味道。虽然围桌而坐的四位男子,依然戴着官帽,但很明显已"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浓荫下笑谈畅饮。身后还有几位侍女,沏茶斟酒,忙个不停。长条形餐桌两端,各有两杆点蜡烛、带灯罩的风灯照明,旁边的茶几上,也支起枝形的烛台,光线总的来说还可以。在这样的光线下,很适合看步步莲花的仕女,有一种朦胧的美。
   碗碟里的菜肴却显得不够清晰,我费了半天劲,也辨别不是哪些美食。好在春夜的暖风、桃李的芬芳、美人的倩影已力透纸背,说到野炊,食物本身反而成了点缀性的道具。关键是要有好天气,要有好心情,要有好朋友,这一顿饭,就足够圆满了。
   不知为什么,《春夜宴桃李园图》,使我联想到法国画家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晚餐》。都是在露天、草木之间,都是良辰美景,况且也都有美人,构成风景里的活风景、软风景。看来不散的筵席挺多的,至少在东西方都有。
   这哥几个真会享受人生呀。挺让人羡慕的。瞧他们在天地之间怡然自得的小样儿,你会觉得自己白活了。
可这几个古人绝对没有白活。他们活得带劲得很了。
   我都想上前套套近乎,挤进画面里,跟几位古代哥们,讨一杯酒喝。
   他们不会不带我玩吧?
   最后想补充一点:韩熙载大宴宾客,夜夜笙歌,据说是于自我保护的一种伪装,显得沉醉于酒色,玩物丧志,不再有任何政治上的野心,其实是在"作秀",表演给多疑的领导,南唐后主李煜派来偷窥的"特务"看的。这一层用意恐怕只有他本人知晓,座上客都被蒙在鼓里。
   那个时代没有照相机或针孔摄像头,画家如实描摹下宴会的情景,回去向皇帝交差,无形中倒救了韩熙载一命。皇帝一看,放心了:"这老家伙算是废了,构不成什么威胁。就由他花天酒地去吧。"
   听说这个典故之后,我下意识地打了个冷战。甭看韩熙载表面上淡泊名利、闲散浪漫,活得其实并不轻松呀。《韩熙载夜宴图》,在伟大的艺术幕后,还潜伏着丑恶的政治。比充满阴谋的鸿门宴,强不到哪里。只不过它促成了一幅名画的诞生:政治的惊险,演化为艺术的安详。韩熙载在拿美酒、歌舞、微笑斗智斗勇呀,为了保命,挺让知情者替他捏把汗的。
   反正他家我是不愿去的。何必搅这浑水呢。琵琶虽好,弹奏的却像是《十面埋伏》,当你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之后,酒菜、音乐,全变味了。连空气都变得紧张。
   因此,跟《韩熙载夜宴图》相比,我更偏爱《春夜宴桃李园图》,那才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最想结交的人物,最想参与的故事。那才叫真放松。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钓鱼有约 ( 鄂ICP备13014821号-1 )

GMT+8, 2024-6-14 02:28 , Processed in 0.223641 second(s), 24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