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6|回复: 0

【疑问解答】如何在野钓中运用竞技钓技术?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2 2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
有人说:竞技钓是专为钓池捞鱼而设计的钓鲫鱼技术,野钓时无法抗拒小杂鱼的干扰。的确,野生水域的小杂鱼数量特别多,在它们的影响下竞技钓法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钓鱼技术,如果不能在休闲野钓中得到充分利用,实在是非常可惜的。
        竞技钓是在台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鲫鱼钓术;它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全水层,全过程钓取。但是在野池水域中鱼基本上是在底层觅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上浮,而且上浮的鱼食欲不是很强,所以我们还是以底钓为主,在水的底层运用竞技钓术,其精彩刺激程度不亚于池钓。
        一、钓点:
        在野外休闲运用竞技钓术必须选择好钓点,一般野水域都比较开阔,水体动荡;但是我们主钓的鲫鱼还是寻边觅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近岸钓到它。
        1、首选水体比较稳的区域,比如沟*口,桥墩背水流一面等。但千万不要选在密集的水草中间,那里不会有大的鱼群集中。
        2、还可以选在水草的背流一面,或水草间有通向开阔水域的草空间,这里水相对稳定,即使没有鱼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把鱼集来。
        3、夏天其他地方已没有可取的鱼时,就只好在深水区选钓位了,这种地方的水一般是有流的,正是转水的原因这里的鱼才比较聚集。
        二、饵料:
        谁也不可能提供一个一成不变的方子;可以提供的只能是一些经验。一些商品饵效果都是不错的;因为竞技钓可以通过高频率投饵,诱使鱼进窝,鱼总会吃的;如果准确找到鱼的食性,对商品饵稍加改动,那就是最好的鱼饵了。
        1、可以用手边的一些材料自行调配出竞技拉饵,但是有一定难度,不易掌握。最简单的办法是选在用一种比较适合的本味商品饵作为基础饵,再准备几种味色不同的单品做调节剂,依据鱼的口味随时随地调配。这里鱼的食性不太好判断,可通过对鱼所处的生物时期来做初步判断,再到池边细心观察,一般水草繁茂的水域应稍腥一点,没有水草的水域偏香,但是用量一定要少,否则会把过多的小杂鱼引来。
        2、制作鱼饵,必须掌握两种方法;其一,标准的竞技饵的制作方法,相信喜爱竞技钓的朋友们都掌握,按比例加水,快速搅拌,放置几分钟。这里应注意的是稍干一点,使用时先不要和,取出一部分直接抛入钓点,准确与否无所谓,只要能大量扩散饵味就可以了。 另一个方法是,在基础商品饵中加入一些小麦蛋白,稍多加一点水,快速搅拌,和好,放置一边;另一边,把辅料加水浸透,几分钟后,把两种饵混合,用手搓均。这个方法在竞技拉饵的使用上是不允许的,但是在特定的时候是有特殊效果的,比如在小杂鱼过多,深水,转水,大鲫鱼时非此法不可。
        三、钓技:
        1、在早春,小鱼不拿食时期,是运用竞技钓的最佳时期,可以运用竞技全套策略;有的池子杂鱼很少,也可使用,但应以底钓为主,如果所钓对象鱼是小白鱼,马口等,就不分时间场合了。尽情发挥就是了。
        2、作为重点要介绍的在普通情况下的技术运用。一般用长软尾漂,开始钓时,以标准的调四钓二,手搓饵底钓。这一过程主要目的是引鱼,必须保持一定抛竿频率,这段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这时鱼已进窝,有的已开始枪食了,这就可以用竞技钓的方法重调整一下钓组,依据鱼口选定一个调目,用拉饵钓了,在漂下沉的过程中捕捉鱼讯;发现鱼口比较乱时可以上移10—20厘米。一般以加速小沉时鱼口为多且准。
        3、在其他地方没有可钓取的鱼时,只好把钓位选在有缓流的转水区,这时我一般是带饵调一,二目,应用第二种方法和的饵,使饵轻触底,这样在饵下落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鱼讯,饵触底后在随水流漂移的过程中,还会有鱼讯,在漂移一米左右时无论有没有鱼,都起竿再抛。
        野生鲫鱼集群性强,警惕性特别高,一定要保持安静,保证钓取的成功率,操竿要稳,钩要锋利;鱼竿要软,线组一定要细。经常会遭遇到鲤鱼,鲢鱼等比较大的鱼的袭击,要有心理准备,沉着应对,即使脱逃而去也不必在意,那不是你的错!
        竞技钓法在休闲的野外环境中,的确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还是那句老话;‘掌握它的技术原理,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还是有它的发挥优势的时候的,在休闲野钓时,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使用这一方法后,你发现你的钓技忽然间提高了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钓鱼有约 ( 鄂ICP备13014821号-1 )

GMT+8, 2024-5-15 08:32 , Processed in 0.077929 second(s), 20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