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2|回复: 0

简析溶氧量和垂钓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2 22: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
影响垂钓效果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人这个主观因素,而在于鱼及水体情况这个客观因素,关键在于鱼的多少与鱼的索饵欲望是否强烈。影响鱼的索饵欲望有下面几种因素:
        一、水体溶解的氧气是否充足;
        二、水体的温度是否适宜;
        三、水体的天然或人工饵料是否丰富而使鱼产生饱适感;
        四、鱼自感水体的安全感情况,一般来说,深处或有水草、杂树处鱼感觉安全;
        五、水体的酸碱度是否适宜;
        六、繁殖或越冬前的体能补充;
        七、化肥的作用及工业污水污染等。
        以上诸多因素最重要的莫过于水体的溶氧状况。水体溶氧饱和,达到5毫克/升以上时,鱼才会有强烈的吃食欲望。当水体溶氧不足,溶氧量在2毫克/升一5毫克/升之间时,鱼便感不适,这时,即使把最具诱惑力的饵料放在鱼的栖息地,鱼也很少吃食。当水体严重缺氧,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鱼会大量死亡。正因为水体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垂钓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经验的钓手无不把钓点选在水中的富氧区或富氧层。
        影响水体溶氧状况的因素不外乎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两大方面。
        物理因素有:
        一、气温。温度升高,水中的溶氧减少,温度降低,水中的溶氧量会提高。但有的因素又相互制约,以鲤科鱼类为例,当温度低于6℃时,便停止援食,进人冬眠状态,即便溶氧充足,但钓效不好。
        二、气压。压强增大,氧气的溶解度增大。闷热天气鱼易浮头,垂钓效果不好就是因为温度高、气压低,水体溶氧低的缘故。
        三、风。风吹起波浪不光可以扩大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溶氧量,还可以加速上下层水的对流,加快氧气的溶解。鱼池中的增氧机也起这个作用。有风的时候,上层水溶氧量高顺风流,下层水溶氧量低逆风流,故垂钓时选择迎风钓或在离回头水不远处切风钓较好。
        四、水源。有河水或雨水进人会大大提高水体的溶氧量,河流人口处或雨后天垂钓效果好就是这个道理。
        五、水面。水量一定,水面越宽,水体溶氧越充分。水面一定,水至深则无鱼,不光是由于深处压强过大,鱼感不适,还有一个原因,深处溶氧量不足。有的水域水面水生植物密布,无形之中使水面减小,溶氧量降低。“草密钓草稀”道理就在其中。
        化学因素有:
        1.光照。光照使藻类及水生植物产生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溶解在水中,提高水体的溶氧量。这在用水”与“转水”中表现尤为明显。“转水”是随气候变化而改变水质的水体,常出现在春末和夏秋浓雾、气压低的天气,主要是水质过浓、水的中下层缺氧,裸甲藻、隐藻等浮游生物上浮至水面吸氧所致。这时,如果雾消天晴,经阳光照射,光合作用增强,水体转为肥水,否则会出现泛塘死鱼现象。江南7月,在无风无雨的连阴天,池塘中难钓鱼,也是这个道理。
        2.有机物。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多,其分解会耗费大量的氧气。如果水中缺氧,有机物分解不充分,会产生有机酸,使PH值降低。在水质过肥又倾倒大量生活垃圾的池塘钓效不好,其原因之一就是水中溶氧低,这时如果下大雨,活水冲动了肥水,情况就会有所不同。鱼的密度。水体中的鱼密度过大,又无增氧条件,由于鱼的呼吸作用耗费大量氧气,使水体缺氧。在高温时节,水体中的鱼易浮头,这时,尽管鱼多,却钓不到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钓鱼有约 ( 鄂ICP备13014821号-1 )

GMT+8, 2024-5-3 22:07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20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