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6|回复: 0

垂钓是如此的辉煌,垂钓是如此的精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6 1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
  钓鱼是个事儿。钓鱼很古老,很常见,所以它不是个新鲜事儿;

  钓鱼很复杂,很费劲,所以它不是个简单事儿;

  钓鱼又很深邃,很哲学,所以它也不是个容易弄明白的事儿……

  钓鱼那些事儿,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既然如此,咱们就先说钓鱼的源起与流传,畅想一下有关钓鱼的情怀。

  钓鱼的源流与情怀

  不管钓鱼有哪些事儿,它首先一定是个很古老的事儿。或许,原始人就已经开始钓鱼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怎么钓而已。在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里,就经常出现鱼的身影。这很容易理解,毕竟有水才有鱼,有鱼才有人。

  很多地域和民族都认为,鱼是人类的祖先,人是鱼变化而来的。对于他们来说,鱼是一种最常见,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从而也最受崇拜的动物。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少数民族以鱼为祖为圣。

  人类的生活乃至生存,都和鱼密不可分,正如《管子·轻重丁》有云:“渔猎取薪,蒸而为食。”钓鱼,应该是源起于人类的生存需要,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劳作。当代作为休闲的钓鱼,也是渔猎在现代的延续而已。

  当然,现代的钓鱼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复杂,早已不再是古人可比。但钓鱼仍是勇敢者的游戏,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中人类智慧与勇气的体现。尤其是徒手钓鱼:有钓者手里拿着鱼饵,直接浸入水中诱鱼,当黑鲈出现并扑向鱼饵时,钓者猛地收手,黑鲈自然也被“钓”起。

  据说最早发明徒手钓鱼的是美洲土著居民,现今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每年6月都在保罗斯流域举行真正的“徒手”钓鱼比赛:诱饵只有双手,胳膊就是“钓钩”。

  2013年的比赛冠军是来自德州的十九岁少女米尔萨普(Lucy Millsap),她成功“钓”到一条约32千克重的鲶鱼,从近200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并刷新了大赛14年来的最重鲶鱼纪录。

  但钓鱼也不是专属于人类的活动,它更多的动物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捕猎行为。例如自然界中,除了人类会“徒手钓鱼”,还有许多借助肢体钓鱼的“高物”:动物也会钓鱼。

  “小猫钓鱼”就有现实版的:有野生的猫,会用尾巴搅动溪水诱鱼,并在鱼咬住尾巴后将鱼拖上岸来;有蜘蛛会用长腿冒充诱饵,通过轻拍水面诱鱼,钓上一些嗜食昆虫的鱼儿;

  在海洋里,像鹅鱼、和尚鱼、青蛙鱼、蝙蝠鱼等,也都进化出类似钓竿和钓饵的器官,并因善于“钓”鱼而被统称为“渔夫鱼”。

    而在有关钓鱼的历史故事里,钓鱼不仅立足于生存困境,更因其“钓翁之意不在鱼”而具有了更多寓意。比如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直钩钓鱼而意不在鱼,为的是家国天下;东汉高士严子陵不慕仕途,隐居余姚,垂钓富春江,显的是读书人的志趣;

  明朝大才子解缙,陪朱元璋钓鱼时作诗云:“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诠释的是伴君如伴虎的危机;

  明英宗嗜好钓鱼,以致宦官安排美人鱼池供其“钓人”渔乐,后来英宗自己被瓦剌人俘获,并被也先绑上后当作诱饵,用来骗城取关,应的是“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的古训。

  更多时候,钓鱼已超越了生存困境,被用来表达风土,显示情怀。

  《诗经》中就有“蓼蓼竹竿,以钓于淇”的精美语句,让我们一见古人垂纶之风貌;

  想做官的李白在《行路难》中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是他借着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希望;

  恬淡的王维借《青溪》“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一诗,显露他清高闲逸的胸怀;

  韦应物的《游溪》中说:“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表达他荡舟垂纶的闲情逸致;

  晚唐诗人李群玉则借《放鱼》“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铁钩”来讽刺现实丑恶,劝说世人莫贪权财名利。

  再看今时,钓鱼更多的是休闲、娱乐或比赛的手段,或是交游的媒介。但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们垂钓的闲情逸似乎在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钓鱼有约 ( 鄂ICP备13014821号-1 )

GMT+8, 2024-5-15 23:38 , Processed in 0.109090 second(s), 24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