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5|回复: 0

中国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07: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

悠悠黄河将华北平原一分为二,平原上的南北二省皆由河而名,又因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河南省遂平县的查岈山人民公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当年一颗震惊全国并把浮夸风推向巅峰的小麦“卫星”,使得3个月就有30万人前来朝拜,它的“人民公社简章”,成为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文件,可谓“风光无限”。但其间,社员们却饱受其苦,深受其害。文革结束后,它已死寂无声;
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后的人民公社。在那个浮夸肆虐的年代,周家庄则坚决抵制浮夸风,使村民平安熬过了那个灾难岁月;而在全国的人民公社瓦解之时,周家庄则断然延续了那一时期的模式,今天仍然健康地发展。
不难发现,这“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同样深刻的。
查岈山:人民公社的第一声“啼哭”
从遂平县城出发,颠簸2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查岈山乡。
从挂着查岈山公社牌子的大门进入,直行百米,就站到了当年公社办公楼的旧址前:一把生锈的大锁,生硬而冰冷;“毛主席万万岁”的标语已与墙体模糊成片。
院西,几排旧时平房墙面上刷写的“学习三个代表思想,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与“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还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等标语,相映成趣;院东,是用围墙隔开的查岈山乡**屏蔽**办公楼。
查岈山乡成立于1983年10月,那年,查岈山公社走到了尽头。
作为**,公社的牌子和旧址被保留下来,23年后,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试图进入公社的残壳一看究竟,被告知老宅已成危房,任何人不得入内。
最早的“浮夸风”发源地
1958年春,时任遂平县农业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提出了合并农业社的想法;查岈山乡则发动村民,天天喊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游行请求成立大社。旋即,陈丙寅的想法被立即批准,变成了现实。
“4月20日傍晚,杨店街彩旗飘飘,一两万社员拥挤在主席台周围,天刚黑,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高声宣告:查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成立了,”钟宝华,这位仅剩两颗门牙现年81岁的老会计告诉记者:“当时,大家疯了一样地喊口号敲锣鼓,脚下的地在乱动啊。”
周家庄集体经济的支柱,是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附加值较低是它们的症结所在,据雷宗奎说,他们已经致力于改变现状的努力了。
完成了两个村庄的采访,记者感慨颇多。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很难说周家庄模式是完美的,但最重要的是,它顺应了踏踏实实的民意与实际,且始终是为了满足民生,也满足了民生;而查岈山,则是被虚荣与无知吹上天的气球,爆裂当属自然,关键在于跌落之后的反省与重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钓鱼有约 ( 鄂ICP备13014821号-1 )

GMT+8, 2025-5-12 10:08 , Processed in 0.079097 second(s), 20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