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3|回复: 1

儿不如狗亲 养儿防老徒伤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1 0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

文章来源:拓智家园
   一个玩具引发的血案
   一名12岁的少年,为了一个玩具不惜当街暴打自己的妈妈,看着妈妈苍白的脸颊,嘴角的淤血,路人无不动容,为孩子的恶举愤愤不平,妈妈还恶言凶身边的人“多管闲事”,孩子的不孝,妈妈的袒护,造就了今天的“血案”。是教育的失败还是道德的沦丧呢?
   养儿防老还是养儿“烦恼”
   一位毕业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在外年轻有为彬彬有礼的人;一个天津市最年轻的律师。你是否能够想象一个拥有光鲜外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街殴打怀胎十月生养他的妈妈,咬伤为他带儿子的爸爸,殴打辛苦赚钱供养他上学的姐姐。
   父母含辛茹苦的供养、姐姐朝不保夕的工作,只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弟弟成人成才,不用一辈子呆在一个小山村当农民。多年的努力、多年的辛苦培养出的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孩子呢?是人性的凉薄还是教育的失策呢?
   是爹娘太努力了还是孩子太不易呢?
   这一幕幕的无不发人省醒,为什么有着百年积淀的北大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高材生,而且还是公职人员,尽然也能做出如此忤逆丧德败行的事?为什么随着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的教育却世风日下呢?
   是教育缺失还是道德丧失?
   孩子出生时思想是空白的,是什么导致孩子变成今天呢?假设想让孩子成为善良、有鉴赏力的、令人开心的、成功的人,父母就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不只是永无止尽的唠叨,教育也不是父母过分的溺爱。而是恰如其分的方式和充满爱的教训,这样才能激发出一种温和的感情,使亲子之间相互尊重,消除本来应该相互关爱和信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疏远和隔膜。那最佳的教育阶段是什么那个年龄段呢?
   教育的救赎者
   为什么社会会屡见不鲜一些“父母虐打孩子”、“弑母杀父”、“当街暴打父母”等等新闻,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曾经的白纸为什么会染上这么多的污点呢?
   所谓“3岁看大,7岁看老”。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最为关键的时期,是养成教育的起始阶段,抓好幼儿的思想道德及养成教育,会为他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母在重视孩子的成绩单时候也需要多关注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建设。
   时代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越来越注重对于孩子的培养,可我们究竟培养的是人才还是只会读书的“考才”呢?有人会问,在如今的教育中,究竟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又可以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面了,有没有这样“双赢”的道路呢?
   有的,有专家指出双语不用教就是一套适合孩子学习,同时能够塑造孩子性格的教材。3岁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也是性格塑造的最佳时期,假设孩子的良好性格和学习能力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形成,也许就很难形成了,由于它错过了最适宜“发芽”的时期。此后,大人们灌输再多的恐吓和道德教育都可能无济于事。
   我们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沦为一个个性较强、情绪激烈的罪犯或者暴徒,还是希望他成为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上进心、有责任心的四有青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07: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仅代表管理员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钓鱼有约 ( 鄂ICP备13014821号-1 )

GMT+8, 2025-5-8 23:17 , Processed in 0.075191 second(s), 20 queries .

返回顶部